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为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海南省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了6个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项目组,笔者主持的“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本项目组第一阶段(2003年7月至11月)主要成员:陈夫义(召集人)、黄欣祥、王向红、范俊德、罗才忠、李致洪、龙官吾、黄浪波、陈东云、张亚平。www.Pinwenba.com召集人陈夫义负责对项目作整体策划,协调各子项目的研究,并对各子项目的研究进行整合。本书涉及的有关研究主要由陈夫义、王向红、罗才忠、龙官吾、黄浪波、张亚平完成。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着重介绍该项目组的有关研究,即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特点,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要根本转变的教学观念,以及新课程对教学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我国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从东西方教育比较中看中国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1、东西方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比较
刘兼教授在一次课程改革培训报告中指出:东西方在教学与学习方式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东方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注重听讲与接受、记忆与模仿、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等方面,而西方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则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理解与创造、实践活动、直接经验等方面。
2、令人深思的中美教育差异
(1)杨振宁的比较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中、美教育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下面是他的一些比较,他说:
美国的哲学鼓励有广泛的兴趣、比较灵活多变、希望东跑西跳、注重培养自信心、傲慢、进取……亚洲的哲学则注重狭窄的专业、扎实的操练、要人按部就班、常常缺乏自信、谦虚、退让……
中国留学生之所以考试后做研究工作时不安、着急,主要是因为需要走的路与他(她)过去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
中国的学生往往怕出错,怕显得无知,怕在人面前出丑而有意识地躲避一些辩论。
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全盘接受,分不清学科理论体系哪些部分在未来是大可发展,哪些部分是必须淘汰的。他们的导师根本就不喜欢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有稍稍相背之处。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他们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中国的学生则应该多多学习美国学生那种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以兼收并蓄为主的学习方式,应该勤于辩论,把辩论放到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去。
他还进一步对中美教育的区别做了比较,指出中国教育的特点表现在:狭窄的专业、训练面窄、训练扎实、渐进式、沉静、腼腆、缺少自信、被动等,而美国教育的特点则表现在:有广泛兴趣、训练面宽、训练无规则、跳跃式、活跃、大胆、自信、主动、傲慢等。
(2)朱棣文的比较引自史根东的专题报告《主体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育人模式实验研究》。
中国现行教学模式的基本弊端主要表现在“教师讲、学生录”,大学、中小学都是这样,大学是“教师讲讲义,学生抄讲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带着等待的头脑进入课堂,培养的是继承型、依附型人才,而在教育发达国家,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活动,强调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是带着思考的头脑进入课堂,注重培养创新型、发展型人才。
在决定学习效果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学习活动方式等诸因素中,方法和学习活动方式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每个人观念的变化。任何一个要素达不到理想效果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东西教育差异的产生与教学方式的异同有很大关系,反映出我们大、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改进余地,而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高等师范院校在这种改进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正如美国大学校长行动方案(1999年)中所说:“高等学校的教师培养成为改进国家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因素。”
(二)高中课程改革启动阶段存在的教师专业素养问题
从2004年9月起,海南省与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作为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首批实验区,进入高中新课程正式实施阶段。9月中旬,笔者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委托,带队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高中新课程启动准备工作调研,回来后,又到海南省部分学校进行调研,同时笔者对其他两省情况也做了一些了解。调研和了解发现,无论是海南省,还是其他兄弟省,都出现了一些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实施初期出现的主要问题可分为两类。
1、专业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不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开展实验,随意性较大:仍有学校继续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计划高二文理分班;并行科目过多,最多的达到13个科目;声称不管你课程改革怎么改,关键看你高考怎么考;有的学校随意设置课程,变相取消研究性学习(搞所谓“学科性研究性学习”);有的学校随意增减课时,少则增加25%,多则增加50%;有的教师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和评价要求;有的学校周末补课,随意占用学生的闲暇时间;不按学段安排课程,不搞两节连排;缺乏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课程实施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方式有变化,但多数教师变化不大;抱怨教学内容过多,探究内容过多,教材难度大,教学时间不够;教学缺乏整体设计(不是按模块作整体设计),教学的随意性很大……
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关教师专业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长曾在一次普通高中新课程研讨会上严肃地指出:教师不是自由职业(是“准公务员”),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能食国家“皇粮”而不按国家意志办,不能让教师过多考虑功利目标(如升学率),而不考虑道德目标(如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应该上纲、上线地考虑这个问题,不能在改革问题上显得软弱。
课程计划(或方案)和课程标准都是带有法规性质的文件,是国家意志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还是教师都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而这样一种专业态度和角色意识是需要培养的,在培养教师这种专业态度和角色意识的过程中,教师教育机构负有重要责任(当然,法制意识的培养不单是教师教育机构的责任)。
至于如何把教材当作基本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如知识是“了解”,还是“理解”,还是达到“应用”;技能是“模仿”,还是“独立操作”,还是“迁移”;体验是“经历”,还是“反映”,还是“领悟”),如何大胆对教材内容(包括探究的内容)进行取舍,又如何将校内外资源和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资源”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都是课程实施的能力问题,而这种能力是一种职业能力,也是需要教师教育这样的专门机构培养和训练的。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特点
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特点,主要从新旧普通高中课程的比较、普通高中新课程与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比较、普通高中课程模块的价值来展开研究,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本项目组成员之一——海南师范大学王向红老师完成,而模块的价值则主要采纳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主持的国家项目组的相关研究观点。摘要介绍如下。
(一)从新旧课程比较中看高中新课程的特点
1、从“课程计划”到“课程方案”
(1)体系构成方面
《计划》(即《普通高中教学计划》,本节下同)由六部分组成:前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方案》(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本节下同)由五部分组成:前言、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
(2)教育理念方面
《计划》:普通高中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方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方案》体现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3)培养目标方面
《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前五个方面与《计划》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方案》还提出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这与《计划》中提出的要使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相比,要求更明确、更具体、更广泛,也更能体现时代发展的特点。
(4)课程结构方面
《计划》是按科目设置课程。
《方案》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共有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13个科目和3类综合实践活动。每一科目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
(5)课程设置方面
《计划》: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和保健、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周课时累计数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方案》:仍然将普通高中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八大领域的每一科目都有必修模块。选修课程分为选修1和选修2,选修1为每一科目的选修模块,选修2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这有利于学生在全面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6)课程内容方面
《计划》没有明确提出高中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选择与编制原则。
《方案》明确提出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选择与编制应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7)课程实施方面
1 课程安排方面:
《计划》的课程安排以学期为单位,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为若干课时;《方案》的课程安排以学段为单位,每个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计划》没有明确规定各学科课程的必修、选修内容的教学应在哪一学年进行;《方案》要求高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内容,逐步增加选修内容,同时还规定高三年级下学期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并可继续选修某些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