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2004年秋季,海南省作为首批国家级实验区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www.Pinwenba.com在办学条件、课程资源、师资队伍、专业支持等方面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迫使海南省谋划应对之策。我们把网络技术在新课程中的巧妙运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博客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等服务,帮助教师尽快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角色中来。
一、关于新课程“网络支持”的基本构想与实践
早在探索实施新课程网络教研模式一年半和启动新课程远程研修模式的探索之初,海南省就对博客平台可以实施的新课程“网络支持”工作,提出过一些基本构想并进行过全方位的探索。
(一)关于新课程“网络支持”的基本构想
2006年初,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时任院长蒋敦杰同志在《海南省2006年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计划》中,就关于如何加强对新课程“网络支持”提出过一些基本构想。主要内容有:
1、拓展博客助研功能,创建和总结网络教研新模式
(1)完成超前的同步教学资源服务;
(2)对模块教学进行全面总结并开展在线交流(从目标、教材处理、课时、方式、评价等方面);
(3)形成及时回应、跟进问题的队伍和机制,做到在线“有问必答”;
(4)开展新课程实施难点问题的在线跟进研讨(每月话题和在线研讨);
(5)开展有引领作用、能吸引教师广泛参加和介入教学过程的活动(品牌活动);
(6)完成好赛埔学院的海南省骨干教师、教研员远程培训项目;
(7)进一步完善和办好各学科教研博客与市县教研网站;
(8)继续完成基于博客网络文章的专题书系出版;
(9)形成学科博客办公、发布习惯。
2、拓展博客助教功能,创建和总结博客教学新模式
(1)总结教师、教研员博客学习和建立博客知识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
(2)促进CERSP平台资源充分共建共享,探索学科校本教研契合融入CERSP的办法,提升学科教研质量;
(3)探索教学各环节的博客支持形式,充分发挥博客对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4)创设教师心理调节、状态改善和精神提升的优良博客交流环境,充分发挥博客丰富教师生活、改善教师生命状态等非专业发展的作用。
3、拓展博客助学功能,创建和总结博客学习新模式
(1)创办博客学校,开展博客助学活动(从一两门主科开始);
(2)依托博客开展各学科学生经验课程的研究和学生学习问题、案例的收集;
(3)依托“智慧人生”网站开展感念师恩征文活动;
(4)利用“智慧人生”开展以孝亲、友悌、百善、公益为内容的明德成长系列行动。
4、拓展博客助管功能,创建和总结网络管理新模式
(1)利用综合实践网站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实施和评价指导;
(2)探索利用博客网站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
(3)完善全省教研系统“看博客、评教研”的制度和办法。
(二)关于新课程“网络支持”的实践
关于新课程“网络支持”的基本构想,大多在海南省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于不同层面进行过探索,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破解资源不足难题,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作为首批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区,海南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资源和专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在实验之初,师生除了一本教科书之外,其他辅助性教学资源极少,能够得到的专业支持也很少。广大教师不仅要面对新课程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如自身的新课程培训、对学生的新课程教育和选课指导、尝试开展学分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还要承受课程结构变化、教学资源和专业指导少等困难,在钻研课标、熟悉教材、研制教案等方面花费的时间,几乎是原来的两到三倍。为解决这一难题,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海南省在组织全省教师开展学科培训和模块教学研讨会的同时,不仅大力推行校本研训,要求学校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来不断提升他们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还及时成立了普通高中15个学科(课程)中心教研组,为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中心教研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借助我们创建的网络平台实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专家与教师的及时交流,一方面引导学科中心组教师及时上传与教学同步的教学设计(仅2008年每个学科上传的教学设计就达到100个以上)、视频资源和试题资源,为一线教师提供超市货架式的服务;另一方面引导广大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同一资源平台进行备课,并邀请课程专家定期在网上与教师对话交流,解答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难题,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一做法有效破解了文本课程资源和专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为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开设提供了基本的文本资源支撑和专业支持。有关典型案例,如通用技术课程共建共享的做法参见本书“经验5:加强资源研发落实三级课程”。
2、动态监控课程实施,构筑过程评价模式
网络不仅为海南省解决文本资源和专业支持提供了有效支撑,也为课程评价和监控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借助全省教研网络,海南省有关管理部门可以要求学校将某些难点课程及其评价工作的实施情况,实时呈现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从而通过网络对各校课程实施和评价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有关典型案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式评价制度参见本书“经验5:加强资源研发落实三级课程”,基于网络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设的情况参见后续有关内容。
3、推动研训走向校本,改变教师职业生涯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通过校本研训建立学校自主解决问题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海南省自2003年推行校本研训制度以来,相关制度的推进并不顺利,直至新课程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逐渐成熟之后,校本研训制度才真正被中小学教师广为接受。本书“经验3:创新教研模式引领教师成长”已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远程研修模式作了系统介绍,本部分还将重点介绍新课程网络教研的平台建设、网络教研模式探索和网络教研保障机制建设等有关做法。
4、推动学生学习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帮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直接学习和交流,我们在各类网站的建设过程中,都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海南省合作建设和负责管理的师生“成长博客”既有“教师天地”,也有“学生天地”,其中“学生天地”就是专供中小学生发表美文、交流碰撞、抒发情怀、舒缓压力的场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是供学生展示和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记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与体验感受的专业网站。海南省合作建设和负责管理的“智慧人生”网站通过“感念亲恩”征文活动,唤醒了千千万万师生感恩与孝的情感,师生在同一平台上自由表达与交流、相互感动,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其他学科网站也都设立了“学生园地”、“答疑解惑”等栏目,满足学生的各种特殊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服务,教育效果明显,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目前,海南省正在推进的网络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研究,也是这方面探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展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
“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是由笔者主持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于2007年立项(课题批准号:FCB070522),200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变革及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的子课题,2009年,该课题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一批子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子课题情况简介如下:
(一)研究目标
1、研究适合区域网络教研博客平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组成。
2、探索基于博客平台的网络教研的新机制。
3、研究利用博客平台进行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与途径。
4、研究利用博客进行省、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
5、探索博客在教学教研中,带来教研员和教师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二)研究内容
1、建立并完善适合课题研究的博客平台系统。
2、建立省级基于博客平台的中小学学科教研频道,省、市县级基于博客平台的教研网站。
3、开发基于博客网站的各学科新课程同步教学资源。
4、开展基于博客网络的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性研究。
5、开展基于博客网络的教研对校本教研和学校文化影响的研究。
6、开展基于博客网络的教研对学校师生关系影响的研究。
(三)主要子课题
1、适合区域网络教研的博客平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组成研究。
2、基于博客平台的网络教研的新机制研究。
3、利用博客平台进行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与途径研究。
4、利用博客进行省、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研究。
5、博客在教学教研中带来教研员和教师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
6、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机理的研究。
7、网络教研对校本教研和学校文化影响的研究。
8、网络教研对学校师生关系影响的研究。
9、网络教研对传统教研方式的挑战与改变研究。
10、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11、网络教研与新时期教研制度发展研究。
12、网络教研对教师工作、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
13、网络教研民主风气对健康网络文化形成影响的研究。
14、各种网络教研方式优劣的比较研究。
15、新技术背景下最佳网络教研平台、师生发展服务平台研究。
本书相关部分将摘要介绍本课题或子课题有关研究成果。
三、选择和构建实施新课程“网络支持”的博客平台笔者主持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设有10多个子课题,其中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张海中老师负责子课题“适合区域网络教研的博客平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组成研究”。本书这一部分是该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引用时有删减。
本部分从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需求出发,对博客、论坛和维基百科等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应用性能、建设费用等角度提出了多个架构选型。本部分将着重介绍有关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扩展功能,同时列举多个应用案例。
(一)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需求
网络教研的目标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为实现上述目标,网络教研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1)便捷的信息发布,降低技术门槛,使教师可以方便地记录成长经历,分享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