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研训体制应运而生
2003年以来,海南省切实加强了教研制度建设,在反复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海南省教育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建立和推行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的意见》(琼教师〔2003〕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的意见》(琼教基〔2004〕6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琼教研〔2005〕1号)、《关于成立普通高中省中心教研组和开展区域教研协作的通知》(琼教基〔2005〕14号)、《海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规程(试行)》(琼教研〔2008〕1号)等制度建设指导文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海南特点的“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研训一体”的新型教研体制,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促进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www.Pinwenba.com
(一)以校为本
以校为本,即全面推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简称“校本研训”)制度,构建学校自主解决新课程和教学问题的有效机制。迄今为止,海南省已广泛建立校本研训制度,为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
(二)区域协作
区域协作,即在海南省教育厅领导下,由省级教研机构牵头,遴选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教学骨干,按中小学分学科分别组建省级学科中心教研组(8—12人不等),构建新课程实施的学科专业支持体系,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分东、西、南、北四片,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全省性或区域性协作教研活动,引领校本教研活动,共享区域优质资源,共同解决地域共性问题,有效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级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具体任务主要有:
(1)分析新课程教学任务,研究学科教学和评价,对全省学科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
(2)针对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题或课题研究,通过网络进行“有问必答”和“在线研讨”,为学科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
(3)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4)组织全省学科教研活动,对协作区教研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5)组织开展全省学科教学活动的竞赛评比,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促进海南省中小学校和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6)抓好典型,分类指导,不断总结学科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模块教学规律,创造和推广新课程学科教学经验;
(7)研制中考、基础会考和高考学科考试说明等。
(三)网络支持
网络支持,即依托互联网,打造新课程实施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专业支持,推动教研真正走向校本,形成“自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教研文化,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方式。有关做法将在本部分的后续部分和“经验7:建设网研平台探索网络监控”中详谈。
(四)研训一体
研训一体,即发挥海南省部分教研和培训机构融于一体的优势,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充分整合,如将教学研究中产生的经验及时通过培训加以推广,而在培训中搜集的问题则通过教研及时加以化解,使教研与培训工作相互促进,最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下面,以学校案例的方式介绍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做法,并重点介绍海南省通过远程研修大面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的做法。
二、借助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职前培训(如正规的师范教育)、职中培训、教学反思以及同伴的交流与帮助。其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训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研训理念
(1)让教师成为研训主体。教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方式,积极参与研训过程。
(2)形成人人学习、积极主动提高自己水平的良好风气,通过研训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3)形成良好的研训氛围,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
(4)让研训成为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动力。通过以校为本的研训活动,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把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
(二)充实研训内容
笔者组织起草的《海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的意见》(琼教基〔2004〕62号),曾针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特点,提出要“立足教学,抓实校本研训的内容”,指出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同学校、同一学校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校本研训的内容必须因校、因人而异。为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在新课程实验初期,各校应着重围绕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抓好研训工作:
(1)抓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使教师能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握《普通高中教学计划》(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吃透各学科课程标准,熟悉教材。
(2)抓好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使教师和学生能接受理解新课程、熟悉适应新课程和正确实施新课程。
(3)抓好以学生学业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使教师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正确方式,了解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探索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式。
(4)抓好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使教师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方式与手段,具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能力。
(5)抓好以新开设课程的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相关课程的实施能力,确保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特别要抓好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使全体教师掌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常识,能够正确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6)抓好以课程编排、选课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促使教师主动参与规划、编排学校课程,熟悉开课、排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的基本技能。
(7)抓好以班级管理形式的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使教师适应行政班、教学班并行的管理新模式。
(三)拓展研训途径
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工作制度、教师个体的差异和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采取如下途径:
(1)读书研修。即由学校统一制订读书计划,统一布置读书任务,统一提供学习书籍,统一进行读书活动的检查和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人学习研修计划和研修的内容或课题。
(2)定向专修。即学校根据本校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并结合不同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定向培训和进修,寻求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定向专修包括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和着眼于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进修。
(3)问题研讨。问题研讨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研讨达到改进教学工作、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目的。问题研讨可由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进行,在共同研究中促进教师思考,分享经验,获得同伴帮助。
(4)总结反思。反思已有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理念的更新和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差距,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使其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失败或过失成为成功之母。教师可以做自我反思和协助反思,其中,自我反思就是教师立足“自省自察”,独自进行的反思,并撰写教后记、教学札记等;协助反思是指教师在合作群体的交流研讨中进行的反思,包括说课、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研讨、课后评议和专题交流等。
(5)课题研究。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及成果的推广,既为学校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又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研训工作的开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的课题研究要以学校的龙头课题带动其他课题研究广泛、深入的开展。
(6)师徒结对。这是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结对子、签订师徒协议等形式,确定师徒关系或协作关系,结对进行“传、帮、带”。
(7)专业引领。这是学校采取合作伙伴方式与培训、教研机构确立协作关系,主动寻求校本研训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的一种途径。专业引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一是学校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主动与高等院校、研训部门沟通,请求他们派出专家进行“会诊”,使学校和教师的困惑和问题能及时得到回应和解决,经验及时得到分享;二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教师参加研训部门组织的集中研训活动。
(8)校际协作。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比如,发挥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质量较高学校的名牌效应,帮助和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又如,薄弱学校主动派出教师到先进学校跟班学习。校际协作包括了对边远、困难地区的助研、助训工作。
附录3.1海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规程(试行)琼教研〔2008〕1号文印发。
该规程浓缩了海南省对校本研训探索的基本经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校本研训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为重点内容。
第二章校本研训组织
第三条建立省、市(县、区)、校三级校本研训管理机制。各级教研部门和培训机构是校本研训管理和专业指导责任部门。
第四条校长是校本研训第一责任人。中心学校(或办学规模达到24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成立教研室,具体管理校本研训事务,其他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由教导处负责。
第五条建立区域研训协作组织。农村小学的联片研训活动在当地研训部门指导下,由中心校组织实施;普通高中学校的区域研训活动由省级研训部门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其他学校的区域研训活动,由市县研训机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