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技术交换、一箭三雕!(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J-40出场,充其量就是让国际知道,国内拥有最顶级的战斗机,展现一下最顶级的军-事科技水平。

反重力实验导致卫星偏离,则属于跨维度的打击。

之前根本没有人能想到,神秘反重力装置还能影响到卫星运转,国际反应也是一样的,一些针对的国家,根本没心情再进行什么威慑,而是来直接发表讲话,利用舆论来进行质问--

“为什么反重力实验会影响到卫星运转!”

“必须停止反重力研究,否则会影响到太空卫星,影响到全世界人民的正常生活!”

“必须给予O洲航天局赔偿,必须要对研究进行限制。”

“必须公布资料……”

反正,就是各种‘必须’,他们就好像站在了人类正义的角度,反重力似乎就成为了‘反人类’的科学。

对此国内当然不会大方承认,甚至不会去辩驳‘受影响的是间-谍卫星’,因为任何有关的说法,都会泄露一些机密信息。

比如,确定受影响的是间-谍卫星,等于是告诉全世界,反重力装置只能影响几百公里高空。

这样威慑力就小很多了。

同时,也绝对不能承认,就只是说不知道、完全没关系,因为卫星受到反重力实验影响,也只是航天局的推测而已,他们并没有真实的证据。

一些国家也想拿到证据。

比如,有影响力大的人物,就站出来表示说,“应该让国际调查组,调查一下反重力的研究,看是否是反重力实验,导致的卫星失控。”

那当然不可能。

这种说法真是‘司马昭之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反重力实验影响到卫星轨道,威慑力确实是足够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一些国家对反重力技术更加重视,也不断喊着调查、打击、制-裁等口号。

国际上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几天后,一条消息忽然传了出来,顿时带来了新的变化。

“《法兰社》报道,Z国拟和E国进行大规模的技术交换,反重力技术很可能会成为筹码。”

这条消息一出来,顿时引起了众多的关注。

每个相关的国家都希望能得到反重力技术,他们认为神秘反重力装置含有的技术,就是打开未来科技大爆发时代的敲门砖。

现在只有Z国有相关的技术,自然就成为了‘眼中钉’,谁都不希望看到只有Z国,利用先一步的反重力研究,带来一系列的科技爆发。

只要时间往后拖上一天,反重力的研究也许就能深入一步。

如果拖上隔一年半载,天上的卫星会不会都真正成为不会移动的飞鸟?

海里的舰艇会不会都成为大型游鱼?

百年的科技积累,也比不上高维度的科技爆发,就像是二-战时期,再多舰艇、再不怕死的军-队,也不可能扛得住核-弹。

时间,不能拖了。

因为有核-弹的威慑,大型的战争肯定打不起,最多就是威慑一下,经济上制裁一下,可对于反重力研究,根本就阻止不了。

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拿到基础的反重力技术。

在拿到了科技大爆发的敲门砖以后,才有资格去说什么‘科技竞赛’,否则连研究的基础都没有,只能看着对手快速崛起,就是最坏的情况了。

“Z国和E国进行大规模的技术交换?也就是说,Z国并没有打算独享反重力技术?还是给机会的。”

“虽然是E国,但其他国家肯定也有机会!”

“在其他的领域,Z国欠缺的还比较多,也许我们也可以交换过来?”

一些国家思考起来。

顿时。

好多外-交官都私下里连线进行沟通,甚至是直接找到大使,询问得到反重力技术的可能。

他们知道肯定会‘大出血’,但已经做好了出血的准备,只要交换到‘科技大爆发的敲门砖’,未来研发不落后于时代,付出一些代价也值得了。

……

这是国内拟定好的策略。

反重力研究听起来很高大上,可实际上,空中堡垒没有完善前,或者说,核聚变装置没有完成前,反重力装置充其量,就只是个‘大玩具’而已。

能悬浮,还能怎么样?

因为牵扯到很多的材料技术、精细的制造技术,空中堡垒的完善工作,绝对是个非常大的工程。

更不用说,作为核心的‘反重力核聚变装置’了。

‘反重力核聚变装置’,理论倒是没什么问题,但真正到了设计制造阶段,一定会碰到很多难题,尤其一些是耐高温的特殊材料,国内是没有相关技术的,牵扯到精密加工,相应的技术可能也会有所欠缺。

如果让国内单独完成反重力核聚变装置,理论、设计,都不需要太久的时间,也许两年、三年差不多,但真正制造出来,用时也许会超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精密加工相关的技术不足。

高端制造能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就像是顶级的航空发动机,国内也只是依靠赵奕的设计才实现的反超,但在发动机的制造材料、内部工艺上,和国际最高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否则WZ-A1发动机的性能,会完全超越其他五代发动机,甚至能达到六代发动机的程度。

J-40,有着最高端的设计,也是因为材料、制造技术等问题,性能只是稍稍超越F-35而已。

这就是限制的地方。

现在投入大量的经费在反重力、核聚变的研究上,依靠自身十几年也很难出成果。

十几年后会怎么样?

谁也不知道。

那么利用基础的反重力技术,交换到需要时间积累的材料和高端制造技术,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决定也获得了赵奕的支持,他比其他人更了解,反重力、空间研究的难度。

如果只是基础的反重力技术,其他国家、机构得到了技术,想要继续研究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没有更近一步的理论,短期内只能制造和国内类似的‘大玩具’。

近一步的理论,想要研究出来非常困难。

像是‘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列式’,是赵奕花费很长时间才研究出来的,他拥有着因果思维,找到问题就能得到答案,而且是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相关的研究。

其他人可不是这样。

如果做个比喻的话,最初始的光子反重力,也只达到了‘莱特兄弟飞机’的水平,只能制造出来飞上天而已,中间的问题有一大堆。

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列式,再包括神灵的密码,都已经有了五代战斗机的性能。

两者的差距是百年的积累。

其他国家、机构,就算拿到了基础的反重力理论,最多也只能勉强研究出空间罩,还需要碰巧研究出来,但没有相关的理论,他们根本就无法使用空间罩。

要知道,最初的空间罩是无死角密封的。

只有根据‘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列式’,才能自由的去开发空间罩,选择性让空间罩,能够在某个位置‘打个洞’,甚至可以精细到,‘洞’具体有多大,是什么形状的,等等。

总之,没有基础的理论支持,反重力的研究就需要积累,国外单独做研究,用五十年时间,也休想能使用空间罩,并以此研究出‘核聚变装置’。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投入大量的经费,每当有一点点发现,都会惊喜的喊出,“反重力研究有了大进展。”

这种技术交换的做法,不仅能换回大量先进技术,让国内的材料、高端制造技术有飞速提升,还能减少国际上针对性的压力,最后还让对手国家,陷入到投入大笔资金,却收获寥寥的科研旋涡。

一举,三得!

或许,等其他国家惊喜的发现空间罩,并以此大肆宣传的时候,国内已经利用空间罩的原理,制造出无法防御的导-弹,并完成了核聚变装置,制造出了真正的‘空中堡垒’。

空中堡垒可不止拥有天空威慑,还可以真正针对性的打击太空卫星。

到时候……

国际形势就会完全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