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正朝着更加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宠物经济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来,和宠物相关的产业前景美好、利润丰厚早已经得到了大量人的共识。如今,“宠物商店”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许多人更是逐渐培养起了饲养宠物的爱好。
即使只是向前追溯十年,我们都很难预料到,如今的宠物种类竟能如此五花八门——就连蛇类、鼠类也可以与我们朝夕相处。尽管如此,这些新兴宠物仍然未能取代传统宠物们的地位,比如猫、狗,它们仍然是大多数人饲养宠物时的首选。鱼类也是传统宠物之一,尤其是以金鱼为代表的观赏鱼一直备受青睐。
“金鱼”与“金玉”谐音,所以古代中国富贵人家为讨“金玉满堂”之吉利,往往会在屋子里或院子中饲养金鱼,而那些没条件的人家则会在衣服上刺绣些金鱼的图案。现代人也养金鱼,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讲,我们之所以乐此不疲,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金鱼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品味,令我们身心舒畅。
可是你在观赏金鱼的时候是否曾对金鱼缸产生过些许好奇?不论鱼缸里的金鱼是什么品种、颜色,这些鱼缸却一定会是透明的——我们都喜欢把金鱼放在透明的鱼缸中饲养,这既帮助我们对金鱼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又方便我们平日里的观赏。
我们喜欢那些透明度高的事物,因为我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对其观察,都可以对里面的情况一清二楚。这就是又被称为“透明效应”的“金鱼缸效应”。
这一效应最初是由管理学家所提出的,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司、企业的管理之中。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采取透明的做法往往更能够得到他们的赞赏和认同。
管理学和心理学之间有着诸多交叉的研究领域,可能你就恰好对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有所耳闻。许多心理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金鱼缸效应”最初就是由这部分既精通管理学又在心理学领域有所专长的人士引入到心理学中来的。只不过,在心理学领域,“金鱼缸效应”却经常用于解释与个性-人际交往相关的问题。
心理学家在观察中发现,我们在和决定与他人展开交往后,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总是希望对对方有着更为透彻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更为透彻的了解和认识既包括家庭状况、收入状况和对某个事件或人的看法等方面,也包括了个性。事实上,我们所交往的对象的个性常常最令我们好奇。“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究竟个性如何?”这种想法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也常常浮现于你的脑中吧?心理学家曾设计并开展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找到一些志愿者并让这些人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密朋友、一位颇为熟悉的人和一位较为陌生的人分别进行个性上的描述。心理学家同时告知志愿者们,时间是绝对充裕的,所以要尽可能地达到描述上的详实。
在全部志愿者完成这一任务后,心理学家对这些个性上的描述进行了回收。在对回收的试卷进行比较时,心理学家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志愿者来说,他们对“亲密朋友”的个性描述更为复杂,他们用了很多笔墨来展示“亲密朋友”的个性。而在对“较为陌生的人”进行个性描述时,他们却只用到了少数几个词汇或是一些意义相近的词汇在反复堆叠。
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产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无法否认的一点是,这些志愿者对被他们称为“亲密朋友”的人确实有着更多的个性上的了解和认识。换句话说,往往在我们对对方的个性有了充分地了解之后,我们才会称对方为“亲密朋友”。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如果我们有了和某个人成为“亲密朋友”的打算,为了令对方也以这种想法接纳我们,那么不妨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尽量逐渐地使自己的个性透明。当然,那些极为明显的个性缺陷还是加以隐藏——因此吓跑对方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