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培养孩子的孝心,的确应该从培养他对父母的恭敬心开始,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孩子在恭敬父母的同时,也应该懂得如何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孩子对父母的关怀往往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那么,为人子女者应该如何学习、落实侍奉父母的具体事项呢?希望我们和孩子能够共同用行动去表达各自的至孝之心。
冬则温,夏则凊
虽然帮孩子打理衣食起居是我们的责任,但这不影响孩子学习照顾父母。
尚未长大的孩子无疑需要我们的关怀与照顾,当冬天天气寒冷时,我们会督促他穿上厚衣服,为他准备好棉被,生怕他冻感冒;当夏天天气炎热时,我们会给他准备好电扇、空调,铺上凉席,煮好绿豆粥,生怕他中暑。我们对孩子的关爱哪里只是在这冬夏两季,可以说是日日时时,每时每刻!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然而又付出得心甘情愿。
我们如此细腻地付出没有错,孩子也会倍感温暖。然而,孩子会不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如此体贴地照顾我们呢?有的孩子虽然看到了父母的需求,但觉得父母是成年人,自己会照顾自己,不需要小孩子照顾,于是就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的冷暖需求,也就不可能表示关怀和照顾;也有的孩子会在口头上表达一下问候和提醒,但却没有接下来的实际行动;也有少部分孩子不但会说关心父母的话,还会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
孩子的哪种表现会让父母感到更欣慰呢?当然是最后一种。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然的、合乎伦常的,那么孩子对父母的孝顺也是自然的、理所应当的。这句“冬则温,夏则”就是提醒为人子女者,当冬天来临时,别让父母挨冷受冻,要带给父母温暖;当夏天到来时,要让父母感到清凉。延伸开来,就是当气候或外界环境变化时,当父母有各种需求时,我们要及时关心父母、照顾父母、满足父母的需要,让父母身心轻安。
所以,我们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学会照顾我们,这是他应该会的。而且,当他真心实意地关心、体贴我们时,我们的内心同样会无比温暖和幸福。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激发孩子孝顺父母的心念,并把他孝顺父母的权利还给他。
通过故事来激发孩子的孝心,帮助孩子理解“冬则温,夏则凊”的道理。
作为父母,我们很难对孩子说:“你应该对我怎么样,如果你没有那样做,就是不孝顺。”所以讲故事是一种很不错的教育途径。
《三字经》中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
汉朝时,江夏(今湖北省境内)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但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父亲。在寒冷的冬天,家里没有御寒工具。
每天晚上,黄香都先钻进被窝,把被窝捂暖和了,再请父亲睡觉。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每天睡觉前,黄香都会拿扇子对着父亲的床和蚊帐扇风,尽量让席子和枕头的温度不太高,让蚊子远离床边,以便让父亲睡个安心觉。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了邻里乡亲,人们称赞道:“江夏黄香,天下无双”,他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这样的故事一定会对孩子有所启发。孩子的心灵纯洁而敏感,他会知道自己该如何向黄香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搜集其他古今中外孝子照顾父母的故事,并常常讲给孩子听,或者让他看类似的动画片,时间一长,他的孝心就会被开启。
除了讲故事之外,榜样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言语行为。
如果我们只会给孩子讲故事,但却不懂得去体贴、关心、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那么孩子听过故事之后,即使效仿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一时兴起,而无法内化于心。因为,他从我们的行为中知道,故事和实际生活是两回事。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行为。孩子能不能通过落实“冬则温,夏则”这句教诲表达对我们的孝敬,完全看我们有没有把这句教诲的思想和精神落实在与父母和亲人的相处中。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哪还需要暖被窝、扇席子啊?”
没错,《弟子规》中的很多文字看似不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学习《弟子规》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我们不能把对《弟子规》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文字上,更不能因为其中的事项不符合时代就说它是糟粕。
就以这句“冬则温,夏则”为例来说吧。今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确不需要再暖被窝、扇席子了,完全可以借助暖气、电热毯、暖水袋等设备取暖,借助电风扇、空调来降温,取暖降温设备的确比古人先进了不少,但我们对父母的一颗孝心有没有比古人更强呢?
所以,这句教诲不是让我们放着暖气、空调不用,而去效仿古人为父母暖被窝、扇席子,如果这样,我们真的是学愚了。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提前为父母打开这些取暖、降温设备,并告诉父母一些注意事项,让父母感受到温暖或清凉。
有一个女孩出生在非常富裕的家庭,别人都以为这个女孩娇生惯养。
但是,她不但不娇气,还每天都对父母嘘寒问暖。每次爸爸回家,她都会主动为爸爸拿出拖鞋,还给爸爸端上热茶;每次爸爸出门前,她都会说:“爸爸,路上注意安全!”原来,妈妈平时就是这样对待爸爸的,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不仅如此,每到冬天,她都会在临睡前半小时为父母打开电热毯,好让父母睡得舒服,睡觉时还会嘱咐说:“爸爸妈妈,睡觉的时候就把电热毯关掉,辐射对身体不好。”而夏天的晚上,她会像小大人一样告诉父母说:“爸爸妈妈,别让电扇直接吹着身体,会感冒的,对着天花板吹就行了。”每隔几天,她还会拿抹布擦拭凉席,并说:“要把螨虫和皮屑都擦掉。”她能这样做,是因为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的日子里,妈妈就是这样侍奉爷爷奶奶的。
由此看来,只有我们懂得孝顺父母、关爱家人,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孝顺我们的好孩子。也就是说,我们是否能够享受人生的幸福,完全看我们愿不愿意落实《弟子规》的教诲。我们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决定着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选择和行为还将决定孩子是否会拥有幸福的人生,因为他会把从我们这里“继承”的家风、德风“遗传”给他的后世子孙。
如果孩子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怎么会有能力照顾我们呢?
自古至今,没有哪个能照顾父母的孩子照顾不了自己。也就是说,孩子能关心、体贴、照顾父母的前提一定是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因此,孝顺不仅仅需要有一颗孝心,也需要具备很多能力。
比如,父母特别想吃蛋炒饭,孩子却不会做,那怎么办?去外面订餐?可是外面的食物既不卫生,又不合父母的口味。怎么办?真正孝顺的孩子,平时就会学着做饭、洗衣、打理家务,待到父母需要时,便不会因自己无能而为难了。所以,我们只有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才有能力把“冬则温,夏则”所代表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另外,当孩子学着打理日常事务的时候,他才能亲身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才会懂得感恩父母。同时,他的观察能力和行动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样一来,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自然能够体察到,并迅速地提供帮助和关照。
反之,如果他没有做惯各种家事,突然需要他去做的时候,他不但会力不从心,也会因无能为力而焦躁不安、生气、发脾气,进而带着怨气照顾父母,这样父母怎么能高兴和心安呢?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孩子不是天生就能自理的,我们要教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教给孩子刷牙、洗脸、洗澡、如厕的方法之外,随着他年龄的增大,也要让他学会扫地、擦桌子、洗碗、收拾房间等家务。慢慢地,我们还可以让他学着买菜、切菜、做饭,如果孩子愿意,还可以让他学习如何持家。
一开始,我们要手把手地教,渐渐地,就要放手让孩子去练习,让孩子真正把学到的自理方法变成自理能力。如此一来,无论孩子走到哪里,我们不但不用为他无法照顾自己而担忧,反过来,他还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照顾我们。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出一个有能力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晨则省,昏则定
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子女都要恭敬地向父母请安,这样做有必要吗?
“晨则省,昏则定”的意思是:早上起来,孩子要向父母问安;天黑的时候,孩子也要到父母面前问候,服侍父母就寝。当我们看到这句教诲时,可能不禁要问:“孩子和我们住在一起,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用得着早晚专门来问候我们吗?”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早上起来向我们问安,哪怕只说一句:“爸爸妈妈,早!”我们都能通过他的声音和气色判断他的睡眠质量,我们听他声音洪亮,看他气色不错,说明他晚上睡得很好,我们自然会很安心。同时,听到孩子的问候,我们的心情也会很好,带着这份好心情去工作,一天都会好运连连,这是早上问安的好处。
晚上临睡前,孩子若能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睡觉了,晚安。”我们知道孩子要睡觉了,就不会总惦记:孩子怎么还不睡觉?是不是作业有难度?还是有什么其他事情?知道孩子入睡了,我们也就能安心睡觉了。
所以,孩子早晚问安,不仅是对我们的礼貌和关照,更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做父母的安心、放心。而且,通过孩子的问候,我们和孩子之间也会呈现出一种自然的互动,这会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因此,即便孩子和我们共住在一个屋檐下,他也非常有必要在早晚问候我们。
如今的孩子,在睡觉这件事上,似乎没有让我们这样省心。
在当今社会的大多数家庭中,早晨都是父母叫孩子起床,而且是三催四请,一遍又一遍地叫。孩子好不容易起来之后,我们会关切地问:“昨晚睡得怎么样啊?有没有踢被子啊?有没有做噩梦?”很多孩子听了不但不领情,还会说:“烦死了。”
晚上临睡前,我们一遍遍地催孩子:“早点儿睡觉,不要再看电视了,早睡早起。”终于,孩子睡觉了,我们还不放心,一次又一次地过去看孩子的被子盖好了没有,甚至半夜还要去看两三次。而孩子却呼呼大睡,一无所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告诉孩子:“会睡觉,就是孝顺父母。”尽管孩子年龄小需要我们的呵护与照顾,但我们别忘了,他也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即便不会,我们也要让他学会。
有一位老师在军训期间和孩子们一起吃住。晚上睡觉前,老师对孩子们说:“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腹部盖好,以免感冒。而且,大家不能想怎么睡就怎么睡,睡觉也要有规矩,睡觉姿势要显得有气质,特别是女孩更要注意睡姿。老师晚上会看谁睡觉的姿势最优美。”
半夜,老师会起来查看孩子们有没有把被子盖好。第二天,她会特意表扬几个睡姿优美的学生,希望其他孩子也能够再接再厉。一周军训下来,大部分孩子都不会乱踢被子了,也都知道把自己的腹部盖好,以免感冒。
我们做父母的只知道半夜起来两三次给孩子盖被子,为什么不把“睡觉姿势要优美”、“睡觉要盖好身体”等概念传递给孩子?如果我们再能表扬孩子两三次,那么他很快就会养成有规矩睡觉的习惯。那时,我们就不用半夜起来好几遍,早晨也不用问几遍:“你睡得怎么样啊?有没有感冒啊?”所以,我们与其早晚向孩子问安,不如把照顾自己的方法教给他,这样不但他能自立,我们也不用太费心。
根据现今的居住环境,我们该如何通过身教使孩子学会晨昏定省呢?
在古代,人们大都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大家庭更是以家族的方式共同居住。到了早晨和晚上,父母就会带着孩子去向老人请安,每天早晚如此,孩子自然就学会了向祖父母和父母请安。
而当今社会的很多家庭都是由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那么,是不是不和老人住在一起,就无法通过身教向孩子传授“晨则省,昏则定”的教诲呢?当然不是,晨昏定省在形式上是早晚向父母请安,事实上是让父母别为我们操心,我们的生活起居和言语行为都要使父母放心、安心。
如果一个孩子虽然每天早晚都能向父母问安,但是既不按时完成作业,又不听父母的教诲,还动不动就闯祸,那么这种晨昏定省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无论我们是否与父母同住在一起,只要我们老实做人、谨慎做事,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那我们就算抓住了晨昏定省的精髓所在。
当然,形式也不能被忽略。如果我们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城市,就要常常去探望父母,帮父母打理一下家务,向父母汇报一下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好让父母安心;如果我们和父母距离比较远,就要定期定时给父母打电话,问候父母的身体状况,同时把我们这边的情况告诉父母。如果没有什么重大事件,我们要报喜不报忧,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如果有机会,我们也要和父母共同居住几天,一来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二来也可以弥补我们平时不能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只要我们把父母放在心上,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挂念父母的这颗心一定会使孩子感觉到。这样,如果孩子有一天独自生活了,便会学着我们问候父母的样子来问候我们。
如果我们和老人一同居住,那就更好不过了。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教学机会”,当然,我们不是故意做样子给孩子看,而是要发自内心地落实晨昏定省,给孩子做好榜样。
早晨,我们可以鞠个躬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晚睡得怎么样?”当然,也可以不鞠躬,但一定要真诚地跟父母打招呼,可以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起来了?”如果发现父母气色不佳或者精神不好,就要关切地询问缘由,看看是不是父母晚上没睡好,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晚上,如果父母比我们睡得早,他们临睡前,我们就要主动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以及时提供帮助。如果我们先睡,就要到父母房间说:“爸爸妈妈,我睡觉了,你们也早点休息。”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几句话,它代表了我们对父母的体贴和尊重。如果我们能做到“晨则省,昏则定”,不但父母高兴,孩子也会从我们身上学会如何孝顺父母,真是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教孩子广泛而灵活地应用“晨则省,昏则定”这句教诲。
有一个孩子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每天早晚都会主动向父母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