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浊难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翌日早朝。

众大臣早早便已在午门之前列队,准备入宫到奉天殿参加朝议。

李东阳先去跟马文升做了简单的攀谈,随后回到内阁所列的位置等候,而李东阳所带来的消息,也是令刘健面带忧色。

明明是捷报,但此战对于大明朝廷格局的改变来说,成了内阁难以承受之重。

“……以兵部初步所得之战报,伯安此战割狄夷双耳近万数之多……”

不但杀了,还带回了“证据”,就算不是首级,但想王守仁三千里奔袭,能带回双耳已实属不易,明显也不能苛求一定要把首级带回来。

谢迁往前凑一步,问道:“属实吗?”

不是谢迁非要问,是谢迁也觉得,这战果实在有点太夸张了。

如同当初偏头关一战,王越上奏说他杀了两千鞑子一样……倒也不能说是离谱,只能说是超出了文官的“认知”,鞑靼真有那么多人给你杀?你的炮再厉害,鞑靼人会列队让你炮轰?

这点李东阳也没法回答。

此时周经和徐贯二人也靠拢过来,二人也带着同样的疑问。

周经问道:“据说是杀敌近万,这应该是没有谱的事吧?”

刘健面色沉寂,抬头看了宫门一眼,随即又好像是释然一般,长吁一口气道:“事已至此,无从改变的事,看伯安和德华是如何上报的吧。”

这会直接便称呼王守仁和王琼的表字了,好似内阁跟二人有多亲近一般。

大概也是在提醒……无论以后我刘某人是否为首辅,唯一能制衡张周的手段,就是瓦解张周阵营中的“死党”。

谁让张秉宽这小子,总是不亲自上阵,而举荐别人去打仗呢?

就算现在人人奉张秉宽为战神,但始终还是有讲究的,如果把张秉宽的“羽翼”给剪除了,把他们都收拢过来,大明军政的格局,还是能达到一种平衡的。

说话之间,刘健还往文臣一边瞅了一眼。

那边站着的,赫然就有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此时的王华显得形单影只,虽然都知道他儿子立了大功,但就因为王守仁的站队问题,使得王华被人疏离杯葛之人。

……

……

奉天殿,朝议。

朱祐樘精神抖擞,一看这神色,就知道他昨天休息得很好。

放下心头大石,充分享受喜悦,而且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者身体素质都能跟着上个台阶。

朝议开始,所有人都没有主动出来奏事的,也都在等朱祐樘宣布那个朝野上下都在期待的消息。

朱祐樘道:“朕本来应该让人将新建伯的上奏,当众宣读一下,但又觉得并无此必要,新建伯领兵六千,从辽东之地出击草原,沿途跋涉数千里,虽在三天之前,尚未退兵进关隘之内,但鞑靼人已撤兵了。”

户部侍郎许进道:“陛下,出征之督抚、总兵官等,当在退兵进关口后,再行上报,这是规则。”

朱祐樘一点都不介意许进的挑刺,他笑道:“或许新建伯也是想尽早报个平安吧。他很好。”

说到这里,朱祐樘还满意点点头,“总算没有辜负秉宽对他的信任,这几战,他都能尽到人臣之责,此战表功时,朕会再酌情升赏。”

说到这里,还是没释大臣心中最大的疑惑。

王守仁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战绩,让皇帝如此看重他?

“李荣,你说。”朱祐樘道。

李荣走出来道:“以新建伯几份迟来的战报,总结新建伯进兵草原之后的状况,先是于大漠边缘,吞噬鞑靼两部人马,男女老幼皆都未留,牲口、财货当场焚毁。随后引兵西进,与鞑靼各路勤王兵马周旋。”

“待西进数日之后,仍未有鞑靼任何一路人马与之一战。”

“随即新建伯率部驰兵往东南而下,在官山东北四百里处,折道往西南,阻截鞑靼本部察哈尔部族群,截获鞑靼汗庭牛羊牲口等十万。”

“鞑靼勤王兵马据守于高处,阻截新建伯所部于官山以东二百里处,双方激战一个时辰,鞑靼损兵折将五千余,伤亡过七成,随即仍西进追击一百余里,杀鞑靼族民三千余。”

“遂撤兵东回,与鞑靼勤王三万余周旋于官山之北。”

“数战共割鞑靼双耳九千七百余对,青壮男子双耳有七千五百,杀牲畜无数,焚鞑靼部族财货无计,折道往东南回兵于威宁海。”

“沿途鞑靼各路勤王兵马过六万,仍未有交兵一战,迟迟未见鞑靼小王子本部人马所在,至威宁海子以北三十里处,与偏关出兵巡抚山西等处王琼所率一万七千余兵马汇兵于一处。”

“鞑靼退兵,战事遂解。”

“总结所得,共缴获鞑靼所部财货等,价值三万四千贯,共计杀敌过万,得敌双耳九千七百一十三对,大明将士死六十五,重伤二十六,轻伤百余人,皆都随军南下。特上报于朝廷,以彰功勋。”

……

……

当李荣话音落,大殿之内一片安静。

要说这是王守仁在吹牛逼,毕竟还有王琼的联名,虽然这俩人同时都是张周所推荐出来的,但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在朝官眼中还是讲求礼义廉耻的。

再说了……取得这么大的功劳,耳朵都用石灰防腐,给带回来了。

若都到这地步了,王守仁和王琼还要去虚报战功的话,那简直就,不可理喻。

朱祐樘见大臣一个个既不向他表达恭喜,也没人出来质疑战果的准确性,心中也略显得意。

朕就是喜欢看到你们看不惯秉宽,却又拿他没办法的熊样。

过程?

朕只看结果。

“马卿家,你怎么看?”朱祐樘也不先去评价,而直接问马文升的意见。

马文升走出来道:“莱国公与新建伯居功至伟,莱国公人在应天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足以执领兵部公务,老臣请辞,并推举莱国公接替老臣。”

他的话,可说是直截了当。

在场大臣之前没有因王守仁上奏的功劳而震惊,却被马文升这番话给镇住了。

你马文升……跑得挺快啊。

看风头不对,自己就想撂挑子,让我们这群人去跟张秉宽周旋?

“乞老归田什么的,朕不想理会,朝廷用人也不是只看重能力……”朱祐樘在这种时候,反而客气起来。

大臣也在琢磨。

不看能力看什么?难道陛下您还有论资排辈,让张秉宽继续熬下去的意思?不对劲啊!

“也要看他是否能与臣僚和睦相处,是否有执领部堂之意愿,如果他只能出谋划策,并不能去前线带兵,也未必需要做一部的尚书,哪怕只是偶尔于朝堂上进言,让臣僚知晓他的主张便可!”

让朕的秉宽当兵部尚书?

朕是那么操之过急的人吗?

再说了,朕的追求明显不是让秉宽当个兵部尚书,既然他能当兵部尚书,为啥不能入阁当阁老,参与军机大事的谋划?

而且朕给他的上听处行走的权限,是可以充当朕贴身顾问的,这可比兵部尚书来得直接。

当然。

兵部尚书这职位还是要给他的,但朕还是要跟你们客气客气。

马文升举起笏板道:“老臣羞愧难当,将来实在无面目留在朝堂,还请陛下成全老臣,让老臣得以安享天年。”

明面上,我马文升为了让陛下惩戒张秉宽,甚至不惜跟陛下您打赌。

现在打赌输了,自动离开兵部尚书的位子,交给张秉宽,也算是愿赌服输。

“不必再提了。”朱祐樘回绝得倒也干脆,“此番你也不必提请了,朕不允!”

不同意让马文升致仕。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陛下您有直接的机会,让张周回京城接替马文升,您居然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