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总百揆(六十)对日全权(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文华殿正殿很快便只剩君臣二人及数位内宦。朱翊钧站起身来,朝身边的陈矩摆了摆手,道:“都撤了吧,殿外候着。”

“是,皇爷。”陈矩躬身后退三步,朝几名内宦招了招手,很快退出大殿。

朱翊钧则朝高务实招了招手,道:“主殿不便,我们去偏殿。”

高务实知道,朱翊钧要在文华殿留下自己说话肯定会选择在偏殿,因为偏殿就是他们早年一起“同窗”之处,在那儿说话容易触景生情,双方都会下意识顾及对方感情,交流的效果最佳。

想到这里,高务实忽然有了一点明悟:看来皇上今天恐怕是要和自己谈一点“私事”了,而且很可能与权力有关。

正琢磨间,君臣二人已经来到偏殿,朱翊钧在前,高务实在后。朱翊钧习惯性地走到他当年读书时的书案前坐下,而高务实也就自然而然地坐到了自己当年的位置。朱翊钧占主位,高务实在他身侧靠南的位置。

似乎一到这里,朱翊钧就格外轻松,因此说起话来也很直接:“日新,锦衣卫昨日来报,说了些朝鲜相关的情况。其中有一项我觉得颇为奇怪,但想必你可能知晓内情,所以留你相询。”

高务实最近忙着应对全国各地的灾情,还真没怎么关注朝鲜方面的情况,但听皇帝这么说了,也只好答道:“皇上请问。”

“女真移镇朝鲜一事是你的提议,其中庆尚道南北二分,由叶赫兄弟二人分掌,这更是你的直接安排。按理说,叶赫兄弟还与你是姻亲,正应该最为谨慎知事才对。可是,锦衣卫昨日却说,庆尚道无分南北,最近都在操练兵马,囤积军械粮草,似有不轨之心……对此,你是怎么说?”

高务实先是一怔,继而恍然道:“噢,原来是这件事,此事臣还真个知晓内情。”

“哦?”朱翊钧微微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这话得亏没让旁人听到,否则的话,一顶‘枢臣纵容边将,隐军情而不报’的帽子,可就要扣在你头上了。”

高务实却显得并不在乎,反而呵呵一笑,摇头道:“皇上非是那等不知兵的,岂能不知朝鲜各地驻军情况,乃至各方势力勾心斗角之隐情?

想那叶赫兄弟,倾其合力也不过能凑四万左右兵马,其境周边有全罗、忠清、江原等地各部女真将之包围,这些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难言和睦。叶赫即便真有他意,也一定是这几道女真首当其冲,要着急也是他们先着急才对。

更何况我朝廷天兵在汉城、平壤各有进驻,对南方诸道女真各部呈泰山压顶之势,他叶赫兄弟除非嫌自己命长,否则岂敢有所异动?既非图谋不轨,臣何必画蛇添足以之上奏?”

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否则朱翊钧何至于如此轻松?不过,该问的话朱翊钧还是得问:“那么,他们此番备战却是为何?难道这女真各部刚刚完成移镇,相互之间就要爆发冲突了?朝鲜既要建省,可容不得他们如在辽东生地一般自行其是。”

朱翊钧这里的“生地”是指辽东边墙之外的土地。那些地方名义上也是明土,实际上朝廷并不真个管辖,而且当地也没多少汉人。反之,辽东边墙之内的就是“熟地”。

“那倒不是。”高务实叹了口气,道:“这事儿还得从朝廷不便出征倭国说起。”

“倭国?唔,你说说看,是怎么回事。”朱翊钧话虽如此,但看起来他并不十分诧异,甚至很像是早有预料一般。

“攻取倭国的好处,臣此前已经说过,就不再赘述了。但朝廷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儿要办,再加上太祖皇帝‘不征之国’的规定,确实也对朝野颇有影响,因此前番已然确定不再派发大军征讨倭国。

然而,据臣派员打探,倭国有人口千万余,其地之广略大于南直隶,并非常人所言之‘蕞尔小国’也。观其数年前一举击溃朝鲜可知,该国实力也颇为不弱。如今虽为我天朝所败,但若坐视其舔舐伤口,臣恐若干年后其又将为祸于中国。故,臣以为总要做点什么,以确保其不会再生叛逆之心。”

朱翊钧稍稍挑眉,问道:“那你打算做点什么呢?朝廷大军不便出征,你就打算让叶赫去征讨倭国?你刚才也说过,叶赫满打满算不过四万兵丁,纵然倾巢而出,恐怕也奈何不得倭国吧?”

“光是叶赫自然不够。”高务实道:“欲要征讨倭国,需先排除跨海远征之困难……”

朱翊钧忽然一笑,打断道:“跨海远征自是素来不易,这我是知道的,不过对于如今的京华而言,似乎也不算太难吧?怎么,南疆和吕宋那么大的地儿还不够京华折腾,连倭国也被列为目标之一了?”

高务实心中猛然一咯噔,顿时警觉起来。皇帝这话虽然说的时候面带笑容,但话里话外这意思可说不上太“平和”啊……莫非他觉得京华的手太长了,或者说是我的手太长了?

可问题是,即便京华没有直接出兵拿下日本,原先日本贸易也几乎是由北洋海贸同盟完全把持的,算起来一直都是“泛京华系”的势力范围呀!以前可没见皇帝对此有什么意见,怎么现在就好像不满意了呢?

“皇上若要这样问,那么臣只能回答:于京华而言,倭国可伐而不必伐。”高务实沉吟片刻,认真地回答道。

“哦?”朱翊钧微微挑眉,追问道:“这是为何?”

高务实伸出一根指头,道:“其可伐在敌。倭国出兵朝鲜,前后两次损兵折将,导致国力大损。倭国各地在其征朝期间多缴贡赋,战后却一无所得,以至国内矛盾激化。

如今,逆贼丰臣秀吉已死,其麾下分作两派,一曰武断派,二曰奉行派。皇上可以理解为地方藩镇与中枢朝臣各成一派……”

“所以丰臣家要削藩?”朱翊钧下意识问道。

这显然是过于“中国化”的思维才能问出的问题,因为日本的中枢——无论天皇时代还是幕府时代,都没有完成真正如中国一般的中央集权,削藩云云几乎是空中楼阁,既没有社会民意基础,也没有高层制度支持。

高务实简单地给皇帝介绍了一番,然后道:“故削藩一事在倭国甚是难行,除非丰臣中枢认定某藩违背其制,不服管教,然后才可以行征讨,战胜后方能削藩除国或者减封。

可倭国眼下的问题在于,五奉行并不能完全代表丰臣朝廷,反而是五大老拥有最高辅政之权——然而,所谓五大老,实际上便是五个最大的藩镇。”

“哦,那我知道了。这几个人自己就是最大的藩镇,那他们就算内部有各种矛盾,但都不会愿意动摇分封制的根本。而既然他们掌握了丰臣朝廷,就势必会损公肥私,扒拉丰臣家的吃食到自己碗里去。这样一来,便一定会与那五奉行继续加深了矛盾……如此迟早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打起来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