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拍马屁冠军(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xitong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部队那个喝红酒的老爷子正式退休了。贺处长给我打电话,说是老爷子前几天喝酒提起我来,还夸我机灵,可惜当兵的时间不长,没机会进步,要是在部队当官,估计很有前途。

这话可当真听,也可当假听。但听到了,就不能不有所表示。我马上反应过来,问到:“老爷子最近喜欢什么?我好准备一下,这么大的人物,我也不晓得该怎么请他。”

“他最近迷上了国学,凡是神秘的东西,他都喜欢,原来不这样啊?退休后,反而有点迷信起来。”

那就好办了,喜欢这,据点是现成的,山果居。

“处长,你在老爷子那里打听一下,他什么时候有空,给我一个机会,找个双休日,专门有个地方,是一个书法家开的,有点远,在怀柔,但地方倒还清雅,人也很有素质,如果他有兴趣,阴阳八卦的,我也能陪他聊一点,我请他老人家去瞧瞧?”

“兄弟,老爷子虽然退了,将军的架子还在,你不能找些杂七杂八的人,这可开不得玩笑。”

“哪能呢?他帮我这大的忙,我没机会感谢,怎么敢乱来!”

“行,我先帮你打探一下风声。”

这边我和班长联系了,也跟鲍老板沟通了一下,他是老手,懂得捧面。其实,现在世面上充斥着许多国学伪大师。所谓的国学老师,也不过是资深国学爱好者,原来专业并不是国学,只是赶潮流的半路知识分子而已,要讲专业程度,除了专门的大学教授外,大部分喜欢国学的人,水平倒赶不上武当山的道士。

贺处长来电话了,说老爷子这周双休刚好有空,就定在这周星期六。所谓刚好有空,我估计他是一直有空,退休的人,天天喜欢找事干。

班长提前一天去打前站,准备房间及酒席,还专门带了我们酒吧的红酒。我还跑到玉器市场,买了几件小玉石工艺品,这是岳父说的:“退休老干部,喜欢小玩意,光吃饭没意思。凡是喜欢传统文化的,都喜欢玩玉,你给他买几件小的和田玉的工艺品,或者小的田黄石的印章,就行。”

岳父和老干部打交道的经历丰富,他说的应该没错。他还给我介绍了专门玉器店的电话,那是他的老熟人,开价也不贵。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许多玉名气很大,但价格没有市场传说的那么高。一件玉工艺品,从原石购买、找师傅加工到进入市场,其成本,往往不到标价的一半。有的时髦品种,标价甚至是成本的五到十倍,赚的就是这些官员和新贵的大钱。

最值钱的东西,往往是玉料的稀缺性、加工的艺术性、审美的层次性高度融合的产品,但这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市场上非常少见。比如,岳父当年送我那座山子,我近年在市场上,很少见到这种品级的货色了。

当然,买下这些东西,也得花不少钱,二三十万是要花的。最主要的是那枚田黄印章,就花了十几万。田黄本是福建寿山石的一种,原来产量也不少,但因为乾隆皇帝偏爱,成了朝廷贡品,就身价陡升,从清至今,众人趋附,以至于今天材料稀缺,到了按重量计算,比黄金还贵的程度了。

翡翠也是一样,本来属于缅玉一种,各色花样,原来本来属于玉石中普通一种,但因慈禧太后特别喜欢,价格就上来了。因太后特别喜欢翠色,所以翠的价格远远超过翡,它们本是同地同生同种,做玉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从玉市场价格的变迁来看,凡是文人喜欢的,就变贵,凡是帝王喜欢的,就变得特别贵。因为文人善于炒作,帝王握有权力。

在中国,传说古代玉可通灵,是祭司进行祈祷的道具。从龙山文化出土的龙形玉,到中原地区出土的玉圭、玉壁,无一不是祭祀的神器。当然后来,文人在玉中找到了审美价值,也对玉的命运起了影响。李商隐所谓“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描写蓝田玉的美,让玉变得有感情,这是文人的惯用手法。其实,玉,本身就是一种石头。祭司统管着文化和权力,后来政教分离,文化和权力,仍然分别影响着玉的价格。这就是渊源吧。

玉崇拜,估计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共同特点,龙山、良渚、仰韶等,中华传统文明的发源地,都有玉崇拜的遗迹。传染到今天,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喜欢玉,或许是这个原因吧。

玉也是石器时代留给人类的文化印记,人们天然喜欢石头,也许基因中有祖先喜爱的痕迹。但进入金属时代后,人们有工具来加工硬度较大的玉石了,于是,玉文化,才具有了普遍性。《诗经》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加工硬度很高的玉石,光靠他山之石,是很费功夫的,所以错是金字旁,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错就是用金属做的了,加工起来比较方便,玉石就由神秘的祭司专属,进入社会流行的层面了。

推论:凡是无法流行的东西,影响不了社会文化。

老爷子,是贺处长亲自开车送的,我在路口等。等到后,寒暄一阵,我就在前面带路,带路前,我向老将军请示:“首长,车速60,车距40,是否出发,请指示!”

我拿出当年军人报告的气质,让老将军重享当年指挥部属的光荣。他果然来神,大手一挥:“出发!”

仿佛在指挥一支部队,其实,就我们两台车。关键是,要让他找到这种感觉,人生如戏。

到山果居门口,我已提前向班长打了电话。他和鲍老板在门口迎接。车一停稳,班长迅速拉开车门,请首长下车,首长当然很矜持。班长马上立正站好,说到:“老兵陈某某,向首长问好!”

首长点点头,问前车下来的我:“这小伙是?”

“报告首长,他是我的班长,今天向您报到。”我的戏也做得很足。

“好哇,你们人退伍了,队伍还没散,好!”老将军的评价,我觉得非常中肯。军队中结识的有些感情,是一辈子也散不了的。

我向他们介绍了门口的鲍老板:“书法家,鲍老师,也是山果居的主人。”

老将军双手一拱,用了个标准的古代礼节说到:“不速之客,烦人清修,打扰打扰。”

鲍老板也拱手还礼:“先生屈驾,不胜遑恐,有请,有请。”

两人一幅古代名士作派,贺处长差点笑出声来。

进得院来,看见花木茂盛、石榴红艳,石桌石椅,一尘不染。老将军夸到:“山势逶迤秋风意,果色灿烂丰收景。可居,可居!”这几句,看出老将军还是有功底的,要不然随口一说,不可能出对仗,更不可能将“山果居”三字嵌入,可见,他爱好国学,也不是随便附庸风雅。

鲍老师大为振奋,觉得可以谈论学问了:“老将军戎马一生,想不到是位儒将。”

“岂敢岂敢,向鲍老师请教,我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鲍老师开始酸起来:“晚生不过喜欢写字画画而已,今得前辈指教,幸甚至哉。如前辈不弃,可否移步书房,晚生习作,还望指点。”

当然同意,本来就是来做文化人的,将军岂不欢喜。

鲍老师引路,将军腆肚而行,我等尾随,不敢出声,怕干扰这高雅之事,破坏这文化气氛。

进了书房,将军没就座,立而环顾,看满墙书法字画;趋而近前,查书架古籍陈列。仿佛检阅部队,即将指点江山:“鲍老师书房古朴清静,与墨香为伍;字画师古创新,有自家风格。老朽渴望多年的生活志趣,鲍老师已然实现,羡慕得很。”

“将军为国为民,这才是大志趣。如我等困守山居,舞文弄墨,倒小家子气了。古人讲人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小子没一样成气。将军表率将士而冲锋在前,这是立德;出口成章而诲人不倦,这是立言;戎马倥偬而南征北战,这是立功。三立已就,小生空羡,不敢稍有比附大家,惭愧惭愧。”

这一通马屁,拍得文雅!鲍老板果然高手,估计是长期江湖浸染,已然职业习惯。

单纯恭维是不够的,缺乏说服力啊。鲍老板第二招正发功运行:“历来儒将书法,如稼轩、如武穆,是文人学习的难点,难在气质,难在风骨。今老将军至此,何不让晚生体会英雄杀伐之气,百万雄师之势,不枉晚生敬佩之情?”

这是要让将军写字了,是不是有点将你一军的意思。

将军怕过谁,还怕你一个小文人看不起是咋的?况且,将军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从职业中来,从级别中来,从千万人的恭维中来,何尝没有时时吟诗、处处留墨的经历?

“既然鲍老师如此高看,我也不妨展示新学。如有不妥,请大家斧正。”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